第720章、初步决定修条路_重生:回到1992当土豪
笔趣阁 > 重生:回到1992当土豪 > 第720章、初步决定修条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20章、初步决定修条路

  郑八斤还算是镇定,看着老人,说道:“不单是这样,我还有一个想法,就是不知能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?”

  “说说看。”老人看着他。

  “还想在这里建厂,将来如果有可能,就把城市搬到这里来,那将是一个非常漂亮的‘海滨’城市。”

  说完,看着老人,再看一眼高副省长。

  老人还算是镇定,波澜不惊,就如这事早在意料之中一样,但是,高副省长就不怎么淡定,这个设想太过于大胆,不然要花多大的代价?

  “其实,也不用着急搬城,那样的话,会很麻烦。如果这里发展得好,可以先建一个小集市。”老人说着,看向高副省长,“这事儿,你可要多上点心,大力支持,人家只是一个商人,没有义务把政府的事情都做了。”

  “是是是,一定配合,只是,人微言轻,有很多事情不敢决断,不过,我一定请示省里的主要领导。”高副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,担心自己包揽下来,到时会上通不过会很麻烦。

  “你不就是省里的领导吗?得扛起重任,有担当,不能凡事都指望别人。”老人说着,拍拍他的肩膀。

  高副不知如何是好,但是,有一点可以肯定,老人开始欣赏他,他的前途就是一片光明。

  想到这里,忙着说道:“那我就试试,尽自己的最大力量。”

  “行。”老人总算是有些满意,继而看向郑八斤,“对了,我刚才说了,要在这里建个什么厂?”

  “不瞒两位领导,我前两天在成都那边,结识一位老总,想要来开个冶铜厂,如果能做成,将节约大量的成本,老百姓也可以解决很多就业,还能为地方财政创收。”郑八斤知道,这是一个级好的机会,如果能得到这位老人的支持,做起来将会顺利很多。

  “这是好事,具体怎么做,好好谋划,如果有什么需要,可以给我打电话。”

  老人的话,让郑八斤欣喜若狂,这是何等荣耀?何等机会?不,简直可以说是奇遇,忙着记下老人的电话。

  郑八斤担心老人的身体,毕竟是六七十岁的人,想让他坐在货车上,一起上去看看。

  老人却坚持要走路,说货车可以继续开工,自己只是随便看看。

  人们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,就连郑八斤也有些着急。他当然清楚,老人现在66岁。

  还知道他是清华大学毕业,高级工程师,对经济方面,可以说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专家。

  在他面前,必须得小心在意,不但是身份、身体,还有学识。

  老人已经上前,一行人小心地跟着。

  “能在这样一个地方,看到这么多的机械,真的不容易,特别是你还这么年轻。”老人走了一段,突然回头,看着郑八斤。

  “是这样的,这些机械,主要是政府的支持,如果没有他们,我根本就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,也借不到钱。”郑八斤不知他的意思,不敢表露自己有钱。

  “不错,有胆有识。对了,这矿山主要是你在经营?”老人对他的回答,很是满意。

  “不是,这是政府的工程,平时主要由乡长负责,我只是偶尔出点小主意。”郑八斤忙着把赵茜推上前,也算是给她一次露脸的机会。

  她早就等在这里,同样弄得浑身是泥,见到这样的大人物,就不像要米乡长一样,敢出风头。

  老人看着她,伸出手,赞许地说道:“不错,年轻有为。”

  赵茜有些不知所措,都忘记和领导握手。

  郑八斤忙着向她使个眼色,只差把她的手拉出来。

  好在,她并不蠢,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失态,忙着把手在衣服上擦了两下,紧紧地抓住领导的手。

  这时,随行的工作人员,用准备好的相机,记录下这一无比温暖的一刻。

  “发生灾情时,她和所长李寅一直守在这里,担心水位升得太快,已经把工人放了,全部去通知沿江的人民撤离。”郑八斤帮着解释她没有去坝埂帮忙的原因,从他嘴里说出,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。

  老人松开手,一眼就扫到李寅。

  李寅忙着点头,主动和老人握手。

  老人也向他点点头,正色说道:“都说商人和大家的关系有些微妙,现在看来,处得不错,就是要精诚团结,才能发展。”

  说着,继续往前方走去。

  赵茜向他介绍了矿山现在的情况,乡里占有多少股份,郑八斤占多少。

  老人点点头,满意地说道:“这主意,是不是郑老板出的?”

  “正是,听说他前段时间还做了件大事,把扶桑人的钱,通过股市赚了一大笔。”赵茜一高兴,竟然把郑八斤给推了出来。

  “哦,有这等好事?”老人明显眼睛一亮。

  郑八斤默默叹一口气,心说,果然女人就是心直口快,不该说的话,千万不能让她知道,不然,后果难料。

  “我一个人,哪有这么大的力量,这事儿,出力最多的要数高副省长,还有周正局长,他这会儿还在忙江边的事情。”郑八斤不得不说出实话,不过,依然不贪功。任何时候,都要找一个比自己强大,说得上话的人来为自己开路。

  “原来,前段时间动用大量资金,为政府赚了外国人的钱,就是小伙子的主意。”老人看向高副省长。

  高副忙着点头,说道:“正是,不然,也想不出这一招来。不过,他对外国人的股市,竟然看得很准,我们跟着,就如捡钱一样。”

  老人再度看向郑八斤,问了他许多这方面的事情。

  郑八斤颇为意外,那一件事,竟然连这样的大佬都知道。

  一谈之下,心中大喜,很多观点,竟然走在前沿。

  一年一少,相谈甚欢。

  其他人终于可以缓口气。

  老人虽然66岁,但是,体力甚好,竟然一直走到堆放泥土的山坳。

  回头,看着刚才走过的路,突然有些感想:“是得修一条公路,让这里和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,到时,你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挖,不愁拉不出东西去。”

  郑八斤和高副省长听得大喜,心想,苦日子终于要过去,明天的路,会更加好走。

  这事儿,自然有人反对,理由很简单:山高水长,修公路的成本太高,根本就赚不回来。

  老人的回答也很简单:这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扶贫!

  他在矿山停留的时间并不长,随便吃了点饭。

  郑八斤早就安排人,把他的老火腿焖出来,老人吃得很满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cjsf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ncjsf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